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08 点击次数:68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成语是语言的精华,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智慧。今天,我们要探究的成语是——兀兀穷年,这个成语有什么含义呢?
👇
点击下面公众号名片
成语里的小秘密,等你来发现!
一、“兀兀穷年”成语读音
“兀兀穷年”的正确读音是【wù wù qióng nián】,注意“兀【wù】”不要读错。
图片
二、“兀兀穷年”成语来源
“兀兀穷年”这个成语出自 唐代 韩愈《进学解》——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: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,一年到头孜孜不倦地刻苦用功。描绘了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而付出的巨大努力,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。
三、“兀兀穷年”成语含义
兀兀:形容用心劳苦的样子。
穷年:指终年、一年到头。
兀兀穷年:形容一个人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地做某事,不辞辛劳,坚持不懈。
在现代社会,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。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,都要用心劳苦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。
图片
eg:
1,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,兀兀穷年地努力学习,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。
2,他兀兀穷年地在工厂工作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最终晋升为车间主任。
四、“兀兀穷年”的近义词和反义词
“兀兀穷年”的近义词:孜孜不倦【zī zī bù juàn】。
孜孜不倦:就是指一个人做事特别认真,特别努力,一点儿都不觉得累,也不觉得烦。
“兀兀穷年”的反义词:游手好闲【yóu shǒu hào xián】。
游手好闲:就是指一个人特别懒,啥活儿都不愿意干,整天就想着玩儿,啥正经事儿都不干。
五、历史上有哪些“兀兀穷年”的人物
1,司马迁:这位老哥为了写《史记》,那可真是费劲了。他被汉武帝给弄了个大冤屈,受了宫刑,但他没放弃,兀兀穷年地写书,最后写出了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2,李时珍:这位是明朝的医学家,为了编《本草纲目》,他走遍了大江南北,采集药材,研究药性,兀兀穷年地搞研究,最后写出了这本医学巨著。
3,蔡伦:他是东汉的宦官,为了改进造纸术,他也是费了不少心思,反复试验,最后成功了,让纸张的生产更方便,对文化传承贡献巨大。
4,郑和:这位是明朝的航海家,他七下西洋,每次出海都得折腾好几年,虽然辛苦,但他兀兀穷年地坚持,为中西方的交流做出了贡献。
这些人物啊,都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主儿,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,也让我们知道,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,得靠“兀兀穷年”的努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极速赛车公众号群哪里找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